如何實現英語自主學習?
- hendrikleehk
- May 8, 2020
- 5 min read
如何實現英語自主學習?
我們孩子的母語最初是自然習得的,因為他們一出生就有自然習得的環境。英語學習不具備這樣的條件。以前,孩子們的英語學習環境是英語課堂。學習方式主要是教與學。課後,它主要用來寫工作和做練習。考試的管道是考試。為了實現自主學習的轉變,我們的教育觀念也需要改變。事實上,從本質上講,無論你做什麼樣的教學,孩子們學習一門語言都是“學”的,而不是“教”的。想想看,如果你教書,他不需要認真聽,大膽說,深入讀,勤奮寫。他能學好英語嗎?以前,我們“教”的太多,孩子“學”的太少,所以孩子的學習效率很低。我們認為我們可以通過更努力的教學來解决這個問題。結果,我們又加大了教書的力度。孩子們不學,不學,學習效率低,形成了師生之間的緊張關係,每一個都很努力。結果,我大學畢業,通過了大學英語四、六級考試,學會了啞巴英語。聽起來像個笑話。在這次改革中,我們要下决心改變這種狀況,著力提高兒童自主學習能力,著手解决幾個關鍵問題:
首先,熟練掌握英語學習工具。在過去,我們學習英語很困難。老師的英語水準不高,發音不正確,沒有學習工具。那時,許多人只能通過聽收音機來學習英語。缺乏工具使英語學習非常困難。今天,情况不同了。這裡有各種學習工具、各種專業詞典、國內外出版的各種分級閱讀資料、觸手可及的音像資料、世界各地製作的高品質音像課程、各種方便智慧的電子產品,以及您想要的一切。這只是一個學生為他們糟糕的學習而感到遺憾的時代。囙此,我們的老師應該仔細篩選、篩選和選擇這些工具,然後提供給孩子們學習如何操作和使用它們。我們說機器不能代替人。同樣,人們也不能更換機器。機器不能像老師那樣理解,不能和孩子建立密切的關係,不能在生活和生活之間產生微觀的反應,也不能像機器一樣反復倒帶,為孩子隨時隨地的學習提供便利。在這樣一個科技發展的時代,我們應該學會趨利避害,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。
當然,在這些工具中,詞典是最基本、最重要的工具。孩子們必須非常熟練地使用字典。除了常用的拼圖詞典外,他們還可以購買一本可點擊的詞典或使用線上詞典,這可以幫助孩子們更準確地模仿發音。另外,每個教室還應該有一些英語字典,這樣更方便孩子們積累英語詞彙。為了鼓勵孩子掌握這項技能,還可以進行專門的指導和比賽,激發興趣,提高能力。
二是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。任何學科都有自己的學習規律和獨特的學習方法。例如,在漢語學習中,蒙古族經典都是詩詞,幫助幼兒運用韻律美提高學習效率,降低學習難度,積累豐富的語感。英語學習也是如此。早期,優美的兒童詩歌、童謠、引人入勝的故事、神奇的科學世界,都是提高兒童學習興趣的有效載體。此外,孩子們還有一種學好英語的方法,那就是拼音。拼音是指在不掌握或使用國際音標的情况下,運用英語字母或字母組合的規則,對英語單詞進行正確的拼寫和拼寫。它把拼寫和拼寫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。英語單詞很多。在英語國家,孩子們讀寫英語單詞的秘訣在於,當他們學習英語時,他們從學習自然拼寫開始。語音是母語為英語的兒童常用的一種學習方法。這種學習方法是直接學習單詞中26個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則,先讓學生感受字母和字母組合與發音的關係,然後通過系統訓練讓學生“讀、聽、寫”,從而快速記住單詞,實現流暢的閱讀,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學習。
科學的學習方法的基礎是對英語學習規律的深刻把握。英語學習的規則是什麼?第一條規則是聽、說、讀、寫。語言,首先,有聲音。書面語言只是記錄語言聲音的符號。囙此,口語是第一語言,書面語是第二語言。為聽說打下良好的基礎,有利於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。讓孩子們明白,英語聽、說、讀、寫四種能力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。囙此,學習一門外語,首先要掌握聽說能力,特別是小學低年級階段;其次要注重實踐,願意交流。語言學習是一個互動的過程。小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兒童初步的口語交際能力。英國語言學家韓禮德認為:“母語和外語的學習是一個認知過程,其表現形式是人與人之間的不斷交流”,兒童的交際能力是在語言實踐中發展起來的。英語學習的脉络是非常重要的。教師應指導學生在課內外盡可能多地使用英語。同時,英語教師要注意提高英語語法和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,向孩子們示範發音規範、表達流利真實的英語,在課堂內外使用英語,努力為孩子們創造脉络。
學習英語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,如形象感知、情景想像、聯想記憶、觀察比較、五官結合、心口運動等。以前,我們的教學和研究重點是“教學法”。之後,我們的教學和研究重點將轉向“學習方法”。過去,我們的教學主要是傳授知識。現在,我們的工作重點是指導孩子學習方法。課前要引導孩子們學會預習,如聽錄音,畫出不懂的單詞、句子、語法和文化背景;課上要减少“說”、“少說多學”的時間,讓孩子們自主學習,小組合作,並討論交流學習;課後,要引導孩子學會複習。
實際上,我們大多數教師不是“學習專家”,英語教師也不是“英語學習專家”。接下來,我們要做的就是和孩子們一起探索,逐步找到各種有效的學習方法,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,讓每個孩子都成為學習專家。
第三,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。不管這個方法有多好,都不能使學習更容易。學習畢竟是一種“勞動”,需要意志力的參與。尤其是英語學科,我們不是土生土長的英語國家,所以我們自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。囙此,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。習慣一旦養成,就可以長期堅持;習慣養成了,就可以積攢很多;習慣養成了,就不覺得很難學習;習慣養成了,就成為一種自然的學習,不再需要老師的提醒和監督。在日常學習中,要注重培養孩子形成以下學習習慣:(1)養成聽、模仿的習慣。啟蒙英語主要靠模仿,聽力是前提,模仿是關鍵,這直接關係到發音的準確性。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要給孩子們正確的發音,在教學過程中要傾聽學生的聲音,在語音上要進行音視頻教學。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們在發音時更加注意口型的變化。隨著年級的提高,兒童應注意各種句型的升降調、連續閱讀、重音和停頓,養成良好的模仿習慣,增强語感。(2)我們應該養成張嘴、主動發音和表達自己的習慣。語言學習成功的關鍵在於不斷的“刻意”練習,直到肌肉記憶形成。課堂上每一次積極的演講都是一次極好的聽說訓練機會。(3)要養成主動預習、及時複習的習慣。預習可以使孩子們為他們事先學到的東西做好心理准備。它既能對舊知識進行回顧和鞏固,又能對新知識有一個清晰的認識,抓住重點,有一個具體的目標。孩子在家做預習,需要家長參與,可以和孩子一起預習,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更有利於孩子的學習。如果預習有困難,老師應該給孩子們一些有針對性的指導。同時,孩子們也應該養成及時複習的習慣,鞏固所學知識。教師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設計工作,指導孩子完成工作,這對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。
Comments